高压真空断路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非常轻、适用于频繁电力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广。
高压真空断路器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
真空断路器发展的几个时期
1893年,从美国的里顿豪斯提出了结简单的真空灭弧室。
1920年瑞典公司第一次制成了真空开关。
1926年美国研究成果也显示了在真空中分断电流的可能性,但因分断能力小,又受到真空技术和真空材料发展水平的限制,尚不能投入实际使用。随着真空技术的发展,50年代美国才制成第一批适用于切断电容器组等特殊要求的真空开关,分断电流尚停在4千安的水平。由于真空材料冶炼技术上的进步和真空开关触头结构研究上所取得的突破,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始生产15千伏、分断电流为12.5千安的真空断路器。
1966年试制成15千伏、26千安和31.5千安的真空断路器,高压真空断路器进入了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力系统。80年代中期,真空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已达100千安。
中国从1958年开始研制真空开关,
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开关整流器厂共同研制成第一批6.7千伏、分断能力为600安的真空开关;
随后又制成10千伏、分断能力为 1.5千安的三相真空开关。
1969年华光电子管厂和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制成了 10千伏、2千安单相快速真空开关。70年代以后,
中国已能独立研制和生产各种规格的真空开关。
高压真空断路器在我国近十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产品从过去几个品种发展到数十多个、品种,额定电流己达到5000A,断路器开断电流达到50kA的较好水平,国内已发展到电压达110kV等级。
80年代以前,真空断路器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技术上在不断摸索,还不能制定技术标准,直到1985年后才制定相关的高压产品标准。